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骨科教授、主任醫師 杜心如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7年7月1日 點擊:995次
中西醫之爭由來已久,自從西醫踏入國門,中西醫就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對抗賽。100多年來各有勝負,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到今天,還是如此。如果非要說出哪個好,哪個不好,恐怕很困難。
這也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說哪個不好,都有贊成的,同樣說哪個好,都有反對的。但不管好與不好,都在起著作用。這種客觀存在本身就說明問題,都好,但又都不好。
35年前,我高考報志愿,家長讓我學醫,沒有意識到還有中西醫之分,結果被醫療系錄取,得知不是中醫時,家長們確實糾結了一陣子,很快就過去了。但我卻糾結到現在。所以我一直在中西醫之間徘徊。這也促使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遺憾的是,幾十年過去了,越來越糊涂。
現在我也談談中西醫。
中醫先從宏觀講起,講究古文古韻,講究辨證施治,陰陽平衡,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所以剛開始接觸時,我總覺得遇上了風水八卦,但時間長了,才感到確有道理。好多內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悟性很重要,需要參悟。這對于快餐快節奏的現代人,近乎于自虐。既使接受觀點,也難以堅持。尤其近年來各種指標各項硬任務,也難以靜下心來思考。西醫則不然,從物理化學數學入手,從人體解剖開始,除了看得見的,就是從小就學的內容,好接受,易理解,用大詞,叫做“科學”。
其實,人除了這些科學,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比如靈魂和心理、思維與夢想。這些就難以量化了。
中醫用藥講究君臣使佐,虛實補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個體化治療。每一個體每個時段均有所差異,不同的醫生不同的方子,都有作用。西醫則是標準化、循證化,指南化。隨機對照,同病同治,否則,大膽,你等著。中醫也治好了不少,西醫也不是沒有失敗的病例。中醫講究傳承,師帶徒,和朝代的大位一樣,動輒嫡傳,不然野路子,哼。西醫講究交流,結合,各路大家平等對待,爭論再爭論,達成共識,詔令天下,聽與不聽,自行決定。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突然覺得,這種對壘,實在沒必要,也很無聊。雞同鴨講,各有道理,誰也說不服誰。
倒不如換個思路,放下爭論,共同合作,縱然不能中西醫結合,也可以中西醫并舉,各自特長都發揮一下,只要能夠解救病患,都要承認和尊重。所以我很贊成中西醫并重的戰略思想。
細想一下,事實就是如此。2003年SARS來了,西醫救治了感染患者,非感染的廣大群眾在家吃中藥。一時間板藍根、大青葉脫銷,各單位大鍋熬湯,每人一杯。我們家也熬了幾天中藥,大人小孩一起呲牙咧嘴地喝了不少。這是關鍵時刻中西醫合作的典范。又一年,一個外國人運動員后背布滿了拔火罐留下的圓餅子,國人看見了,驚呼,外國人也信中醫。其實許多外國人信中醫。許多國家中醫很吃香。國人相信中醫的更多。中醫現在基本上接受了西醫。作為學西醫的人,拋開學科之見,至少不應該排斥中醫。我們會看到,在不久的將來,中西醫并重一定會惠及人民群眾。
中西醫之爭由來已久,自從西醫踏入國門,中西醫就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對抗賽。100多年來各有勝負,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到今天,還是如此。如果非要說出哪個好,哪個不好,恐怕很困難。
這也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說哪個不好,都有贊成的,同樣說哪個好,都有反對的。但不管好與不好,都在起著作用。這種客觀存在本身就說明問題,都好,但又都不好。
35年前,我高考報志愿,家長讓我學醫,沒有意識到還有中西醫之分,結果被醫療系錄取,得知不是中醫時,家長們確實糾結了一陣子,很快就過去了。但我卻糾結到現在。所以我一直在中西醫之間徘徊。這也促使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遺憾的是,幾十年過去了,越來越糊涂。
現在我也談談中西醫。
中醫先從宏觀講起,講究古文古韻,講究辨證施治,陰陽平衡,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所以剛開始接觸時,我總覺得遇上了風水八卦,但時間長了,才感到確有道理。好多內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悟性很重要,需要參悟。這對于快餐快節奏的現代人,近乎于自虐。既使接受觀點,也難以堅持。尤其近年來各種指標各項硬任務,也難以靜下心來思考。西醫則不然,從物理化學數學入手,從人體解剖開始,除了看得見的,就是從小就學的內容,好接受,易理解,用大詞,叫做“科學”。
其實,人除了這些科學,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比如靈魂和心理、思維與夢想。這些就難以量化了。
中醫用藥講究君臣使佐,虛實補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個體化治療。每一個體每個時段均有所差異,不同的醫生不同的方子,都有作用。西醫則是標準化、循證化,指南化。隨機對照,同病同治,否則,大膽,你等著。中醫也治好了不少,西醫也不是沒有失敗的病例。中醫講究傳承,師帶徒,和朝代的大位一樣,動輒嫡傳,不然野路子,哼。西醫講究交流,結合,各路大家平等對待,爭論再爭論,達成共識,詔令天下,聽與不聽,自行決定。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突然覺得,這種對壘,實在沒必要,也很無聊。雞同鴨講,各有道理,誰也說不服誰。
倒不如換個思路,放下爭論,共同合作,縱然不能中西醫結合,也可以中西醫并舉,各自特長都發揮一下,只要能夠解救病患,都要承認和尊重。所以我很贊成中西醫并重的戰略思想。
細想一下,事實就是如此。2003年SARS來了,西醫救治了感染患者,非感染的廣大群眾在家吃中藥。一時間板藍根、大青葉脫銷,各單位大鍋熬湯,每人一杯。我們家也熬了幾天中藥,大人小孩一起呲牙咧嘴地喝了不少。這是關鍵時刻中西醫合作的典范。又一年,一個外國人運動員后背布滿了拔火罐留下的圓餅子,國人看見了,驚呼,外國人也信中醫。其實許多外國人信中醫。許多國家中醫很吃香。國人相信中醫的更多。中醫現在基本上接受了西醫。作為學西醫的人,拋開學科之見,至少不應該排斥中醫。我們會看到,在不久的將來,中西醫并重一定會惠及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