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咳嗽 需警惕小兒百日咳
兒科主任 尹佃枝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7年10月1日 點擊:1528次
嬰兒咳嗽,是兒科患兒的一種常見癥狀,絕大部分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經過7~10天的抗炎對癥處理,大部分患兒病情會明顯好轉或痊愈。如果經過一系列的正規診療,病情仍無明顯好轉或咳嗽加劇,夜間不能入睡,每次的痙攣性咳嗽導致面紅耳赤,大汗淋漓,那就要及時復診,甄別是否患了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一種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974年全球實施擴大免疫計劃以來,世界范圍內的百日咳得到有效控制。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百日咳的流行有上升趨勢,甚至發生局部暴發,即出現了“百日咳再現”。由于流行病學的改變和人們對它認識的缺乏,導致了部分百日咳患兒的病情得不到及時控制,出現了重癥肺炎、呼吸衰竭、肺實變、百日咳腦病等嚴重并發癥而危及患兒的生命。因此,對于劇咳嚴重,正規治療后病情未見好轉或明顯加重的嬰兒要想到本病。
今年,我院兒科收治了兩例百日咳患兒,最小一例為兩個月。患兒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痙攣性咳嗽,咳嗽終末伴有雞鳴樣吸氣性吼聲,發作嚴重時伴有屏氣發作,面色發紺。其中一例起病時就因為劇烈咳嗽而窒息一次。因為患兒癥狀典型,我們及時做百日咳系列檢查,等待結果回報同時按照百日咳防治做了隔離治療。兩例患兒結果回報均為百日咳鮑特菌陽性,確診為百日咳。繼續治療并加強呼吸道管理,經過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兩例患兒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