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腰背痛老年人的就診故事
骨科教授、主任醫師 杜心如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7年10月1日 點擊:1515次
63歲的張老太太近3月腰痛,休息也不減輕,自行買了芬必得吃了也沒有明顯效果,在社區衛生院查了個血常規結果為貧血,于是在網上掛了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著名脊柱外科專家的號,在這家醫院拍了腰椎正側及過伸過屈位X光片,未發現有明顯的不穩定,被診斷為骨質疏松性腰痛,給與了鎮痛,補鈣藥物,囑咐回家多休息,經過一個多月的藥物治療,疼痛并沒有減輕,又改到了另一家知名醫院骨科就診,掛了主任和另一個骨科主任醫師的專家號,做了胸腰椎核磁,仍然診斷為骨質疏松癥,腰椎有輕微的壓縮骨折,于是回家維持以前的治療。不幸的是,腰痛依舊,仍然沒有效果,甚至有些繼續加重的現象,晚上因為腰痛影響到了睡眠。
又過了一個月,老太太堅持不住了,又換了一家大醫院,約了一個專家的號。在說明了以前就診經過及治療后,又拍片對比了以前的片子及核磁,這位醫生覺得好像這位老太太不象一般常見的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建議她到血液科看看。
1周后,掛上血液科的號,血液科就查了血常規,尿常規,骨髓穿刺,結果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這個病人又轉回了開始就診的醫院血液科,開始規律性化療。目前老太太在化療中 。
當我聽完了這個病人講述后,決定把它記錄下來,與朋友們分享并反思。
點評:多發性骨髓瘤表現無特異性,由于累及骨髓,常表現為骨痛及貧血。許多病人以腰背痛為首發癥狀就診于骨科,常表現為骨質疏松,容易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癥進行治療,但由于療效不佳而輾轉于骨科門診就醫,這種曲折的就診經歷似乎成為了多發性骨髓瘤的一個臨床特點。
文獻資料報道,多發性骨髓瘤在骨科誤診率達80%。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腫瘤,多見于老年人,如不治療會持續進展,所以癥狀不會減輕,臨床如果按骨質疏松治療后仍不能緩解甚至繼續加重的病人,應改變一下思路,注意篩查是否為多發性骨髓瘤。另外合并貧血的老年人在診斷骨質疏松癥時應謹慎。請血液科會診是很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