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體檢中的尿常規(二)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11月1日 點擊:1001次
葡萄糖
正常情況下,尿中不含葡萄糖,若出現,主要由于高血糖導致腎小球濾過的葡萄糖超出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或腎小管本身重吸收能力下降。
生理性糖尿多見于飲食過度、應激狀態和妊娠;病理性糖尿多見于血糖升高引起的糖尿、腎小管功能受損所導致的腎性糖尿以及一些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等)所引發的糖尿。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或一些新型抗生素可以使結果呈假陽性,而高濃度酮體尿和高比重尿可以出現假陰性。
尿酮體
正常人尿酮體定性試驗為陰性。在饑餓、各種原因引起的糖代謝障礙,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因產生酮體速度大于組織利用速度,可出現酮血癥,繼而發生酮尿。
尿酮體陽性,常與糖尿病、妊娠、營養不良、慢性疾病有關,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還可能由嚴重腹瀉,嘔吐,饑餓,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服用雙胍類降糖藥等導致。
尿膽原
正常值≤3.2μmol/L。人體代謝過程中,尿膽原是結合膽紅素隨膽汁排泄至腸道,被腸道細菌作用還原而成(糞便中稱糞膽原),其中大部分隨糞便排出,小部分在結腸重吸收入血,由腎臟排泄。
尿膽原檢測結果應結合尿膽紅素結果分析,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尿中一些藥物代謝產物可導致假陽性。而尿液中卟膽原、吲哚類化合物以及黑色素原等,也常導致假陽性。
膽紅素
正常情況下應為陰性。某些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可以出現尿膽紅素升高。尿膽紅素陽性,也可以是肝內膽管堵塞引起的,常見于總膽管結石、胰頭癌、肝內炎癥時管內壓力增加所致膽汁反流。尿中一些藥物(如嘧啶)的代謝產物在低pH時有顏色,與檢測物質本身反應的顏色相近,可以出現假陽性。膽紅素見光易分解,尿液不新鮮或見光時間過長,檢測結果可出現假陰性。
紅細胞
正常尿液會偶爾出現紅細胞,但不會超過3個。如果有較多紅細胞出現,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炎癥、結石、腫瘤等。紅細胞可能是腎臟、尿路出血所排出,也有可能是血液循環障礙所引起的。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尿潛血陽性,而尿紅細胞陰性的情況,這是尿中紅細胞受尿滲透壓等因素的影響而破裂所致。因此,并不能單純從血尿或尿中紅細胞判斷出是何處發生病變,可結合尿沉渣鏡檢來進一步分析結果。
(體檢科主任 叢培學)
葡萄糖
正常情況下,尿中不含葡萄糖,若出現,主要由于高血糖導致腎小球濾過的葡萄糖超出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或腎小管本身重吸收能力下降。
生理性糖尿多見于飲食過度、應激狀態和妊娠;病理性糖尿多見于血糖升高引起的糖尿、腎小管功能受損所導致的腎性糖尿以及一些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等)所引發的糖尿。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或一些新型抗生素可以使結果呈假陽性,而高濃度酮體尿和高比重尿可以出現假陰性。
尿酮體
正常人尿酮體定性試驗為陰性。在饑餓、各種原因引起的糖代謝障礙,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因產生酮體速度大于組織利用速度,可出現酮血癥,繼而發生酮尿。
尿酮體陽性,常與糖尿病、妊娠、營養不良、慢性疾病有關,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還可能由嚴重腹瀉,嘔吐,饑餓,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服用雙胍類降糖藥等導致。
尿膽原
正常值≤3.2μmol/L。人體代謝過程中,尿膽原是結合膽紅素隨膽汁排泄至腸道,被腸道細菌作用還原而成(糞便中稱糞膽原),其中大部分隨糞便排出,小部分在結腸重吸收入血,由腎臟排泄。
尿膽原檢測結果應結合尿膽紅素結果分析,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尿中一些藥物代謝產物可導致假陽性。而尿液中卟膽原、吲哚類化合物以及黑色素原等,也常導致假陽性。
膽紅素
正常情況下應為陰性。某些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可以出現尿膽紅素升高。尿膽紅素陽性,也可以是肝內膽管堵塞引起的,常見于總膽管結石、胰頭癌、肝內炎癥時管內壓力增加所致膽汁反流。尿中一些藥物(如嘧啶)的代謝產物在低pH時有顏色,與檢測物質本身反應的顏色相近,可以出現假陽性。膽紅素見光易分解,尿液不新鮮或見光時間過長,檢測結果可出現假陰性。
紅細胞
正常尿液會偶爾出現紅細胞,但不會超過3個。如果有較多紅細胞出現,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炎癥、結石、腫瘤等。紅細胞可能是腎臟、尿路出血所排出,也有可能是血液循環障礙所引起的。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尿潛血陽性,而尿紅細胞陰性的情況,這是尿中紅細胞受尿滲透壓等因素的影響而破裂所致。因此,并不能單純從血尿或尿中紅細胞判斷出是何處發生病變,可結合尿沉渣鏡檢來進一步分析結果。
(體檢科主任 叢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