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周少紅)“縣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摘要”專欄,今天播發:新一屆縣委的主要工作之聚力建設商務大廠,不斷壯大整體發展實力。
聚力建設商務大廠 不斷壯大整體發展實力
一是全面提升產業層次。按照副中心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1+4”功能定位,全面梳理自身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加快發展金融服務、工業設計、商務咨詢、高端商業、旅游休閑、文化創意、教育科技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布局商超、酒店、民宿等一批高檔次商務設施建設,構建多層次商務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商務大廠。以健康、養老、育幼、文旅、體育、家政、物業等為重點的生活性服務業,要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進標準化、品牌化建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創建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做大做強做優影視文創、智能制造、都市食品產業集群,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二是深入推進高新區“二次創業”。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大力實施倍增計劃,加快實現“四上”企業、區中園、區中園企業倍增,努力用三年時間,實現園區主營業務和稅收收入翻一番。加快高新區改革步伐,扎實推進園區擴區,提升規劃定位水平,抓住項目、產業、人才三個引領,吸引國內外各種資源參與高新區建設,全面提升園區能級,打造千億級開發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產業鏈條式、集群化發展,深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打造區域發展核心競爭力。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增強服務功能,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
三是加快建設“創新大廠”。強化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著力打造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多領域互動、多要素聯動的創新生態體系。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引導推動的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的主體。對接市場需求,發揮研發平臺集成創新優勢,加快建設跨領域、大協作、高強度創新基地。持續深化科技創新主體培育、科技人才引進培養和科技體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
四是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推進信用風險分級分類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結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及時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落實服務企業各項政策措施,打造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新型政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