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為應對持續強降雨天氣,邢臺市啟用大陸澤、寧晉泊蓄滯洪區,并緊急轉移群眾。被轉移安置群眾生活怎么樣?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邢臺南和的一個臨時安置點。
這個安置點所在地是邢臺南和一中,共啟用了4棟宿舍樓,共安置群眾2000多人。
“我們是來學校的第一批安置人員,當時是鄉鎮和村干部冒著大雨帶著我們轉移的。我們老兩口帶著兩個小孫子,村里還專門安排了我們住在一起。來的時候幾乎啥也沒帶,你看這被褥、洗漱用品啥的都是新的。”南和區賈宋鎮前小林村村民肖艮聚說。
除了生活物資一應俱全,屋里還有空調,出門就是衛生間和水房,食堂的飯菜也是熱乎又可口,有個頭疼腦熱直接到醫療點拿藥,還有村干部輪流值班,隨時給大家解決問題。
南和區蓄滯洪區屬于滏陽河中游洼地大陸澤蓄滯洪區一部分。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南和區蓄滯洪區啟用前線指揮部統籌開展預警發布、避險轉移、應急搶險、物資供應等工作。目前,這個蓄滯洪區內所有人員全部安全轉移至臨時安置點。
“預計什么時候轉移,提前會在微信群、喇叭通知廣播通知,讓群眾做好準備。我們是有針對性地進行轉移,對老弱病殘孕、行動不便的,區衛健部門安排救護車專門進行轉移;有能力有條件自行轉移的,可以自行轉移;對沒條件自行轉移的,區交通部門用大巴轉移到臨時安置點。村里的水退下去以后,我們會把通水、電、氣,消殺、清淤等一系列工作全部做完以后,讓群眾回家。”南和區賈宋鎮鎮長邢旭光對記者介紹。
風雨同舟,同舟共濟。“家”是臨時的,卻是暖暖的,我們期盼風雨過后,這里的人們早早回家。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