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只用了3天!石家莊井陘縣的7條國省干線、56條農村公路總共316公里受損道路和17座受損橋梁全部搶通!你一定想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是提前認真做排查。井陘是個山區縣,本輪強降雨最大降雨點降水量達到695.6毫米。這是個什么概念呢?以往井陘全年的降雨量才500多毫米,這次兩天就超過了。暴雨來臨前,井陘對1000多公里農村公路、橋梁進行了隱患排查,什么是未雨綢繆,這就是最生動的解釋。
暴雨來襲,井陘全縣安全有序地轉移了緊鄰河道的群眾,做到了無傷亡、無決口、無潰壩。暴雨過后,全縣2000多人和3000多機械立即開始搶修道路,到8月2號,82個行政村全部搶通。
當地在搶修道路中有這么幾個做法很管用:一是先搶通、后修復,就是先保通路,事后再仔細修好路;二是先急后緩、通力合作,搶修時先修干線再修支線,盡早恢復交通要道,再抓緊修復進村道路;三是科學搶修、因地制宜,根據受損道路地形地貌和周邊情況,科學制定方案,有條件的多臺設備由兩頭向中間快速推進。
眼下許多地方都在爭分奪秒地修復受損道路,井陘的這幾條“搶通做法”興許可以助大伙一臂之力。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