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過后,如何做好被淹農作物的補救工作,是農戶眼下最著急解決的事。河北新聞聯播報道,為了盡快做好田間補救,把損失降到最低,各地大批農技人員第一時間深入田間地頭現場“開方”。
衡水安平縣農業農村局的98名農技人員就組成8個小分隊,下沉到過水地塊“把脈問診”,實地查看受災情況和土壤特質,指導農戶如何給農田排澇、怎樣補施速效肥料,適時補種改種,精準支招。
東廟頭村的萬慶家庭農場今年種了2000多畝紅薯,這次受積水影響出現不同程度受損。紅薯耐旱怕澇,水淹后容易腐爛、影響品質,而且不耐儲藏。“不知道還能不能存活,接下來該咋辦?”負責人趙曉明滿心忐忑,著急地向農技員張曉芳求證。張曉芳和同事一株一株地挨個查看,根、葉、莖,對每一個可能影響紅薯生長的問題,他們都在地里進行討論,商量減少損失的各種辦法。“對于已經正常成熟的,咱們就建議像這種情況,趕緊把紅薯搶收了,賣鮮薯盡量減少損失。”農技員張曉芳說。
對于絕收部分,農技小分隊查看墑情后叮囑:在適墑的情況下,及時補種蘿卜、白菜等短季蔬菜,趕在秋耕之前還能收一茬兒,這樣既不耽誤秋耕播種,也能盡量挽回損失。
農場負責人趙曉明說:“專家來得特別及時,給咱們意見特別清楚,讓咱們及時搶收,損失降到最低。”
積過水的地塊易發生病蟲害,農技員們還指導無人機團隊免費為農作物噴灑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讓農作物健康生長。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