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楊迪)進入秋季,冷空氣活動的次數將會逐漸增多,氣候也會有一個冷熱多變的過渡時期,然而,總的氣溫趨勢是下降的。由于氣溫的變化無常,晝夜溫差懸殊,所以,這一時期重視身體保健很重要,那么秋季應注意預防哪些疾病的發生呢,一起來了解。
1.傷風感冒
氣溫的多變,冷空氣的頻繁活動,使得秋季成了傷風感冒的多發季節。預防的方式當然還是要注意增強自身體質。另外,可以遵循“春捂秋凍”的規律,不過,對于這一原則要因人因情況而定,切不可盲目地“凍”著。
2.氣管炎
秋季是慢性氣管炎的高發期。要針對氣管炎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特點,積極配合治療。秋季草枯葉落,空氣中過敏物較多,這也是誘發氣管炎的病因之一,故應避免與過敏因素接觸。另外,良好情緒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3.胃病復發
每到秋季,人體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血液中的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自身的抵抗力和對氣候適應性下降可能會導致胃病的發生。此外,由于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欲隨之旺盛,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也會導致胃病的復發。此時除了注意保暖之外,應當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減少發病機會,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以增強胃腸的適應力。
4.秋雨病
秋天下雨,氣壓低,濕度大,可對人的血壓、血沉、尿量等產生影響,使有些人出現沮喪、抑郁情緒。濕度大的天氣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會大大增加人體患傷寒、痢疾、各種消化系統及皮膚病的機會??朔镉晏鞖鈱θ说挠绊?,一是加強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二是根據天氣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5.皮膚感染
秋季,皮膚易被蚊蟲叮咬,出現紅腫瘙癢的情況,搔抓后可繼發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瘡(疹)等。所以,被蚊蟲叮咬之后切不可搔抓,可涂抹風油精、清涼油消腫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