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實現由“通”到“暢”再到“好”的轉變
我省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河北日報訊(記者曹智)從省政府新聞辦12月13日召開的河北省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農村公路已經實現由“通”到“暢”,再到“好”的轉變,成為推動農村地區交通發展和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成功實踐載體。
河北省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交通強省建設一體推進,切實提高農村公路服務質量水平,加快城鄉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十四五”期間,全省計劃建設改造農村公路3.3萬公里。截至今年11月底,河北已建設改造農村公路2.5萬公里。2023年,河北建設改造農村公路7689公里,提前完成年度目標。
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98.7%,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到99.3%,農村公路“對接路”全部貫通,路網結構更加優化,交通“微細血管”更加暢通,安全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全省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縣、鄉管養機構設置率達100%,路長設置率達100%,路長制運行率達100%,實現了縣、鄉、村每級均有路長,路長工作機構均有工作人員,縣鄉村三級路長責任體系全面建立,“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以縣為主、鄉村配合”的工作機制高效運轉。
強化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改革,河北落實養護工程資金和日常養護資金兩項補助政策,建立省級養護發展專項資金管理等多項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全省建制村通客車率、縣城30公里范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行率達100%,實現全域公交的市縣達到119個,客運站點連片成網,二級以上汽車客運站全部實現聯網售票,農村群眾出行費用節省近一半。省級客運一體化試點達到35個,以點帶面引領全省城鄉客運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
持續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建設,全省48036個建制村開通了貨運物流、郵政、快遞等服務,鄉鎮農村物流節點覆蓋率、建制村農村物流覆蓋率均達到100%。
大力發展“農村公路+”模式,河北省鼓勵農村公路與鄉村旅游、產業園區等經營性項目一體化開發。草原天路入選全國首批交旅融合發展典型案例,對帶動沿線41個鄉鎮249個行政村約25萬群眾增收致富發揮了重大作用。邢臺市信都區抗大路從全國300多條路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榮獲2022年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稱號。
當前,河北省正在開展全省交通“最美”主題宣傳活動,即將評選出全省“十大最美農村路”,全面展示河北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標桿和樣板,進一步鼓舞士氣、提振精神,激勵、帶動更多地方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省交通運輸廳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安排部署,加快補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完善現代化農村交通運輸體系,為推進鄉村振興當好開路先鋒。
河北省將以“新三通”為抓手,即有序推進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制村通等級路、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大力實施老舊農村公路改造以及過窄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建設。同時,鞏固建制村通客車和30公里范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雙100%成果,強化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經驗成果轉化,著力打造網絡覆蓋健全、產業支撐明顯的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推動全省形成集約高效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讓“進城下鄉”更加順暢。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