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譚淼)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2023年,我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認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不斷加強基層文體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打造高素質文體隊伍,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走進縣圖書館,放眼望去,環繞型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各類圖書,仿佛讓人置身于書籍的海洋。隨處可見的讀者,或三五成群,或獨自一人,手捧書卷,靜靜地享受閱讀的美好。簡約舒適的閱讀環境,靜謐溫馨的閱讀氛圍,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前不久,在文旅部發布的第七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館名單公示上,大廠圖書館正式被評為國家一級館。我縣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傾力改造提升圖書館、文化館、文博館、檔案館。“四館”作為一項為民、愛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在為全縣人民提供豐富文化需求、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時,也成為大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搭建平臺,演繹精彩。在域見頤和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園,景泰藍體驗活動、戲曲展演、復古游園會等系列傳統文化主題體驗活動異彩紛呈。這邊近距離觀賞,沉浸式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不凡魅力;那邊,老年文藝愛好者們聚在一起,或放聲高歌,或演奏伴奏,或打著節拍,悅耳的音符回蕩在整個房間。
公共服務“新”連心,文化大餐“不打烊”。我縣依托大廠評劇歌舞團這個“老百姓自己的劇團”,積極開展戲曲進校園、送文化下鄉、惠民演出、彩色周末等系列活動,先后到8所中小學和縣內各村開展活動百余場,把舞臺搭到群眾家門口。
以文化人,以文鑄魂,以文潤城。我縣將持續發揮影視小鎮、評劇歌舞團及“中國景泰藍之鄉”品牌的文化優勢,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縣域文旅景區景點標準化建設水平,打造更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經典景觀,讓大廠成為“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首選之地,讓百姓盡享文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