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王瑩)花絲鑲嵌,又稱“細金工藝”,是一門傳統的宮廷手工技藝,因其做工繁復精細,被列為“燕京八絕”之首。在我縣,花絲鑲嵌制作技藝要追溯至漢代;到了明清時期,更是飛速發展,這里的大量產品被宮廷定為貢品。
1988年出生的馬維盛來自花絲鑲嵌世家。父親馬福良是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冬奧會特許商品“景泰藍和田玉冰壺”就是由他制作;爺爺馬作文是蒙鏨石鑲大師,18歲到北京花市銀樓拜師學習花絲鑲嵌技藝……這項技藝傳到馬維盛這里已經是第四代了。
“采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這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手工技藝花絲鑲嵌的贊譽。馬維盛向我們介紹,花絲鑲嵌主要使用金、銀等材料,通過鑲嵌寶石、珍珠,加上編織等工序,制作成工藝品。花絲鑲嵌工藝復雜,大致可分掐、填、攢、焊、堆、壘、織、編八種手法,技藝精湛,造型優美,花樣繁多,具有傳統藝術特色。
如何繼承和弘揚花絲鑲嵌這一傳統技藝?從藝多年來,馬維盛深知必須在繼承優秀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把“緊貼時代、貼近生活”的理念融入到藝術創作中,學習和創新必不可少。
在馬維盛看來,新的時代背景下,傳承非遺一個很好的路徑就是進入市場、融入生活。“這門古老的金火之技不應該只能隔著展示柜欣賞,而應該讓它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為此,他和工人用花絲鑲嵌的技藝制作了一些諸如胸針、吊墜、耳環一類的首飾,還有酒具、茶具等實用器物,這些產品逐漸得到大眾的認可,被許多消費者選購、佩戴,成為獨具特色的非遺時尚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