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健康知識指導
內一科副主任 尹建華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5年11月1日 點擊:1133次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原因不明的、以動脈壓升高為主的疾病。正常成人的血壓收縮壓≤140mmHg。在不同生理情況下常有一定的波動,當不同時間反復測定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發病與遺傳、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煙、酗酒、嗜鹽等因素有關。早期可無癥狀,不易被發現,偶于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也可有頭暈、眼花、耳鳴、失眠、乏力等癥狀。血壓持久增高,若不積極治療,可導致心、腦、腎等臟器的損害。
為了提高病人對治療的順應性,延緩高血壓對重要臟器的損害,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保健。
【心理指導】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沉著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向朋友、親人傾吐,與他們交談,聽聽音樂、散散步等,以維持穩定的血壓。
【飲食指導】
1、飲食以低鹽、低脂肪為原則。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
2、肥胖者應降低每日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因為肥胖與血壓增高有關。
3、多食富含鉀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每日食鹽不超過6g。因為高鈉低鉀的攝入與高血壓發病有關。
4、戒煙,避免過度飲酒。
【休息、活動指導】注意勞逸結合:
1、避免長期過度的緊張工作和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
2、對于長期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和對視、聽覺過度刺激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均要放松自己,適當調節工作和休息。
3、選擇合適的運動鍛煉和放松療法,如散步、氣功、太極拳、音樂療法等,生理研究和臨床研究表明它們對降低血壓有效,如長期氣功鍛煉可以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使交感神經張力減低而起降壓效應,從而減少降壓藥的需要量。
【檢查指導】動態血壓監測:用小型攜帶式血壓記錄儀每隔15或30分鐘自動測量血壓和心率的方法,來測定24小時動態血壓,可靠地反映血壓的波動和日常活動、休息狀態下的情況。自我監測時應掌握以下事項:
1、血壓記錄儀精密度高,價值昂貴,使用時應小心謹慎,切記碰壞、摔壞。睡覺時不能壓住盒子。
2、不進入有磁場的環境,不接觸有磁性的物品。如不進入放射科,不用磁化杯喝水等。
3、正在測量血壓時,測量肢體和身體不能動。連接袖帶的橡皮管不能彎曲。
4、做好日記:即將24小時內出現的癥狀(或不適)和您的活動情況及時寫在血壓監測日記卡上,例如頭痛、頭暈、心悸、氣促等;活動描述要簡明扼要,即上樓、走路、坐、睡覺、休息、抽煙、喝酒、大便等等。
5、可有意識地活動,如上樓、下樓、散步、太極拳等,但不要做劇烈活動。
6、當儀器出現持續的叫聲為異常情況,可找醫務人員檢查處理。
【用藥指導】
1、降壓藥物盡可能口服,逐步降壓,以防血壓驟降而產生心、腦、腎的供血不足。
2、現有的降壓藥種類和品種很多,各種抗高血壓藥物的藥理作用不同,用藥要因人而異,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必須堅持長期用藥,并了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應用排鉀利尿劑如氫氯噻嗪時注意低血鉀的出現,卡托普利有干咳、味覺異常、皮疹等副作用。當出現副作用時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
4、應用降壓藥物過程中,宜向病人說明,從坐位起立或從平臥位起立時,動作應盡量緩慢,特別是夜間起床小便時更要注意,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暈闕而發生意外。
【出院指導】
1、血壓的檢測:不能以發生的癥狀來進行血壓水平的估量。必須通過測量血壓,了解血壓的情況,作為調整用藥的依據。測血壓時應做到定體位、定部位、定血壓計。
2、高血壓病往往與肥胖、血脂、血糖異常并存,應定期監測血脂、血糖變化。長期高血壓者可引起腎功能減退,應定期進行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查。
3、突發血壓升高時,應全身放松,靜臥休息,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片或口服其他降壓藥物,稍覺緩解后即到醫院就診。如出現心前區疼痛或一側肢體麻木、無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應及時就診。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原因不明的、以動脈壓升高為主的疾病。正常成人的血壓收縮壓≤140mmHg。在不同生理情況下常有一定的波動,當不同時間反復測定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發病與遺傳、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煙、酗酒、嗜鹽等因素有關。早期可無癥狀,不易被發現,偶于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也可有頭暈、眼花、耳鳴、失眠、乏力等癥狀。血壓持久增高,若不積極治療,可導致心、腦、腎等臟器的損害。
為了提高病人對治療的順應性,延緩高血壓對重要臟器的損害,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保健。
【心理指導】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沉著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向朋友、親人傾吐,與他們交談,聽聽音樂、散散步等,以維持穩定的血壓。
【飲食指導】
1、飲食以低鹽、低脂肪為原則。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
2、肥胖者應降低每日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因為肥胖與血壓增高有關。
3、多食富含鉀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每日食鹽不超過6g。因為高鈉低鉀的攝入與高血壓發病有關。
4、戒煙,避免過度飲酒。
【休息、活動指導】注意勞逸結合:
1、避免長期過度的緊張工作和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
2、對于長期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和對視、聽覺過度刺激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均要放松自己,適當調節工作和休息。
3、選擇合適的運動鍛煉和放松療法,如散步、氣功、太極拳、音樂療法等,生理研究和臨床研究表明它們對降低血壓有效,如長期氣功鍛煉可以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使交感神經張力減低而起降壓效應,從而減少降壓藥的需要量。
【檢查指導】動態血壓監測:用小型攜帶式血壓記錄儀每隔15或30分鐘自動測量血壓和心率的方法,來測定24小時動態血壓,可靠地反映血壓的波動和日常活動、休息狀態下的情況。自我監測時應掌握以下事項:
1、血壓記錄儀精密度高,價值昂貴,使用時應小心謹慎,切記碰壞、摔壞。睡覺時不能壓住盒子。
2、不進入有磁場的環境,不接觸有磁性的物品。如不進入放射科,不用磁化杯喝水等。
3、正在測量血壓時,測量肢體和身體不能動。連接袖帶的橡皮管不能彎曲。
4、做好日記:即將24小時內出現的癥狀(或不適)和您的活動情況及時寫在血壓監測日記卡上,例如頭痛、頭暈、心悸、氣促等;活動描述要簡明扼要,即上樓、走路、坐、睡覺、休息、抽煙、喝酒、大便等等。
5、可有意識地活動,如上樓、下樓、散步、太極拳等,但不要做劇烈活動。
6、當儀器出現持續的叫聲為異常情況,可找醫務人員檢查處理。
【用藥指導】
1、降壓藥物盡可能口服,逐步降壓,以防血壓驟降而產生心、腦、腎的供血不足。
2、現有的降壓藥種類和品種很多,各種抗高血壓藥物的藥理作用不同,用藥要因人而異,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必須堅持長期用藥,并了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應用排鉀利尿劑如氫氯噻嗪時注意低血鉀的出現,卡托普利有干咳、味覺異常、皮疹等副作用。當出現副作用時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
4、應用降壓藥物過程中,宜向病人說明,從坐位起立或從平臥位起立時,動作應盡量緩慢,特別是夜間起床小便時更要注意,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暈闕而發生意外。
【出院指導】
1、血壓的檢測:不能以發生的癥狀來進行血壓水平的估量。必須通過測量血壓,了解血壓的情況,作為調整用藥的依據。測血壓時應做到定體位、定部位、定血壓計。
2、高血壓病往往與肥胖、血脂、血糖異常并存,應定期監測血脂、血糖變化。長期高血壓者可引起腎功能減退,應定期進行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查。
3、突發血壓升高時,應全身放松,靜臥休息,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片或口服其他降壓藥物,稍覺緩解后即到醫院就診。如出現心前區疼痛或一側肢體麻木、無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