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周少紅)《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解讀,今天播發: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化環保、安全等制度約束。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
·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設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平臺,優化重大產業基金運作和監管機制,建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促進平臺經濟創新發展,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加快建立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制度。
·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
完善支持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優化服務業核算,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完善中介服務機構法規制度體系,促進中介服務機構誠實守信、依法履責。
·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
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健全新型基礎設施融合利用機制,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拓寬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
·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健全強化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成果應用。建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和應對機制。完善產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加快完善國家儲備體系,完善戰略性礦產資源探產供儲銷統籌和銜接體系。